阅读:0
听报道
粗略统计,每年仅北上广深四座城市,就有约7万名小学毕业生返乡,其中很大一部分将成为留守儿童。
返乡,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终结,却恰恰是更多问题的起点。
一、数量庞大的“回流儿童”群体
即使顺利进入小学就读,但是到了小升初的时候,仍然有大量的流动儿童无法在当地就读初中。这四座城市在小学入学和初中入学,实行条件制或者积分制,由于学位紧张和家长工作、居住情况变动等原因,六年级的流动儿童中,有大量被迫返乡就读。流动儿童返乡,这种现象被称为“回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图表中的数据是通过官方统计数据推算出来的,仅具参考意义。实际的返乡儿童数据以官方统计数据为准。
二、流动儿童返乡,与父母分离,将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 家庭分离,对儿童和父母均是情感的创伤
家庭分离导致回流儿童失去了原有的亲情归属感,孤独感和负面情绪增加。一项基于河北、四川两省137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研究表明,回流儿童的抑郁水平高于普通儿童和留守儿童。(靳雅楠:《流动经历对农村回流儿童抑郁程度的影响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 影响学业
由于两地教材、试题、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流动儿童返乡之后通常会面临学业上的挑战。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返乡之后能适应学习,让孩子留级一年。(田施英:《流动儿童回流后的学习状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 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受影响
环境的变化,加上父母不在身边,回流儿童在城市中获取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本,很难在老家派得上用场,在学习和社会交往上都饱受挫败之苦。(顾静华:《消失的资本——回流流动儿童在农村学校的教育经历》,《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2017)
三、《义务教育法》,打上了深深的户籍烙印
尽管国务院和教育部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出台了无数关于促进流动儿童入学的政策,但是都没有触及“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体制。
《义务教育法》第12条第1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第2款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因此,虽然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可以找到几十起流动儿童家长起诉教育部门的案件,但是原告全部都败诉了。我们以2017年佛山市南海区的一起教育行政诉讼为例,看看该案法官对《义务教育法》第12条的诠释:
原告认为被告的答复侵犯了其小孩的公平受教育权,本院认为,政府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恰恰是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公平接受教育权利的表现,是一种更具操作性和实现可能性的规定,不分户籍的绝对的公平受教育权根本无从谈起,最终的结果就是人人都无法享受受教育权。(颜街平与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教育行政管理一审行政判决书,(2017)粤0606行初974号)
立法上“户籍优先”的取向,导致了人口流入的大城市不会投入充足的教育经费在流动儿童上面,进一步加剧了学位不足的问题,使得教育公平越来越难实现。这实际上陷入了“鸡生蛋蛋生鸡”的悖论中。
短期内,《义务教育法》不会修订,大城市学位紧张的局面将持续。流动儿童返乡,也仍将会持续。
■ 本文由作者李楠发表于户改观察和城市化观察网,转载、引用请完整注明作者及出处。
「户改观察」是城市化观察网运营的一个以法律、政策、数据来解读城市化与公共服务的新媒体。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