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用7张图,看看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根据教育部历年的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最近几年随迁子女基本上稳定在1200万以上。但是,目前只解决了80%的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小学、初中的问题,仍然有200多万的随迁子女在条件远远差于公办学校的民办学校就读(其中还包括一些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没有学籍的打工子弟学校)。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又以广东省形势最为严峻。因为广东省有随迁子女430多万,占全国随迁子女总数的31.5%。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官方数据,广东省的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比例只有52%,远远低于其他省份。而北京市近两年实施“教育控人”的政策,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比例肯定也在下降(2011年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数据是70%,近几年数据缺失)。

 

从政策来看,在1998年教育部和公安部就联合发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其中提出了解决流动儿童入学的思路“以在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并授权了流入地学校收取借读费,但是同年,《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意见的通知》中又提出“严控大城市人口”的政治任务;在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候则增加了流动儿童在父母工作、居住地入学“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款,但是遗憾的是并没有明确流入地政府的责任边界,因此为以后各地在自行制定办法的时候设立各种门槛留了口子;201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提出了“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可以随着儿童流转,带来了一点点进步,但是这些可流转的经费只有几百块,仅占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零头,大部分教育经费仍然留在户籍所在地“吃空饷”而不能随着孩子流转到现居住地。

 


从下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各省的教育经费差异巨大,但是假如可以流转,也能弥补一部分差距。但是,教育经费构成中的大头,比如教育事业性经费、公共财政公用经费等目前都无法随着儿童从户籍所在地流转到父母外出工作、居住所在地。根据一些学者的观察,儿童离开户籍所在地就学,这些教育经费仍然按照户籍拨付,造成了流出地学生减少但是经费不减的“吃空饷”现象;同时,流入地政府因为学生增多但是经费没有增加,教育经费紧张。

所以,如果教育经费按照户籍拨付、不能变成“教育券”随着儿童流转,流入地很难解决公办学位紧张的问题;而如果“鼓励发展中小城市、严控大城市人口”的错误思路不转变,流动儿童必然会被大城市排斥,其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设立各种门槛,或者通过极为欺骗性的“积分入学”来“赶走”外地学生。


 

  • 本文由作者李楠授权首发于“户改观察”,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话题:



0

推荐

城市化观察网

城市化观察网

53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城市化观察网是一个以法律、政策和数据解读城市化与公共服务的科普类新媒体。2019年6月获澎湃新闻“垂直领域数据深耕奖”,2018年9月入选澎湃新闻-湃客数据驱动内容排行榜前十;2019年3月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联系方式:hugaiguancha2016@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