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在深圳观澜的富士康工厂上班的小王、小李和小张都是来深务工的工人。
小王的孩子就读于公办小学,免学杂费;
小李的孩子就读于某民办小学,因获得了6000元学位补贴,也免了学杂费;
小张的孩子就读于某民办小学,但是每年只获得1490元财政补贴(“两免”),每学期还得再交3000元学费。
这三个家庭是深圳流动人口的缩影。
目前,像小王那样的家庭大概占46%,像小李这样的家庭大概占8%,像小张这样的家庭大概占46%。
本地户籍儿童和流动儿童全部就读公办学校,在深圳等特大城市需要新建大量的学校,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由于长期以来深圳市政府在规划学位的时候,只考虑本地户籍的学生数量,深圳市当前的公办学位严重不足。以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龙华区为例,2017年该区公办小学32所,民办小学就有31所,民办教育可以说占据了半壁江山。
公办学校的稀缺带来了积分入学分数的水涨船高。以龙华区福城街道的大水坑社区为例,该社区仅有1所公办小学(大水坑小学),随着学龄期儿童人数的持续增长,2017年大水坑小学的最低录取积分从去年的97分涨到了143分(数据来源于“家长帮”论坛),折算成社保和居住年限,相当于12年社保的积分。
作为全国流动儿童数量最多的城市,深圳市从2012年开始学习政府购买民办学位的“上海模式”,但是目前数量仍然偏少。
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应当由政府来提供;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政府生产,政府也可以通过向市场(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的方式,弥补公办学校不足带来的弊端,为流动儿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服务——一来可以直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二来也可以促进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1. 行之有效的 “上海模式”
早在2008年,上海就开始实施政府购买民办学位的政策,为上海的流动儿童购买了15.2万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位。在2012年-2014年,上海市实现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校生中的流动儿童100%就读公办学校或者政府购买的民办学校的的目标,其中政府购买民办学位的比例为22%。
此后,东莞、深圳、广州等地纷纷效仿,但是跟上海相比,在财政投入上仍有较大的差距。
在政策实施的第一年,上海市就购买了15.12万个民办学位。受人口调控政策的影响,上海的外来常住人口和学生数量均呈下降趋势,2015年已减少到9.8万个政府购买的民办学位。
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冯帅章团队为期8年的跟踪调研(详见《城市的未来:流动儿童教育的上海模式》,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政府购买民办学位除了最直接的能够减少家长的经济负担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提高。
由于民办学校没有“编制”,教师工资没有财政支持,除了少数的“贵族学校“外,长期以来,大部分的民办学校教师收入较低、教师流动性大,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政府购买民办学位之后,民办学校的经费压力减轻,教师工资也有所提高,使得教师流动性降低、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由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的学业表现也更好。在政府购买民办学位之后,民办学校的学生的测试成绩与公办学校的学生的差距显著减小。
2. 深圳学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增加政府购买民办学位才是解决之道
作为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的流动儿童数量也位居全国首位,仅义务教育阶段数量就超过了80万,远超北上广。
不过在购买民办学位上,深圳的决心似乎不足。
在2012年,深圳市出台《深圳市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位补贴试行办法》,当年仅购买了6.15万个民办学位,即使2016年增加到10万个,2017年增加到18万个,仍然难以满足80万流动儿童免费就读的需求。
2015年,深圳的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数量为78.58万,其中:
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有36.29万,大约占46.18%(《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政府购买民办学位6.5万个(见2015年、2016年深圳市政府民生实事),如果不计算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本地户籍学生,仅占8.27%。
也就是说,2015年深圳还有35.8万流动儿童就读于没有政府购买学位的民办学校,比例约为45.55%。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外来人口,深圳只是一个小渔村。截止到2016年底,深圳市1190万常住人口中,仅有384万户籍人口,仅占32.3%,也就是说,时至今日,深圳的发展主要靠的还是外来人口。
可以这样说,深圳绝大部分的经济建设是外来人口创造的,但是深圳市政府却没有为外来人口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
作为“不差钱”的计划单列市,深圳2016年财政收入已突破3000亿。除了继续新建公办学校之外,我们建议:深圳应当承担起为流动儿童的教育买单的责任,为现在还没有获得学位补贴的35万流动儿童购买民办学位。
■ 本文由作者李楠授权首发于户改观察,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户改观察”由一群法律人、媒体人、社会政策研究者发起,撰写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资讯和政策解读,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